今年以来,子洲县高度重视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中心,通过筑牢教育、监督、制度和惩处“四道防线”,坚决从源头上严防死堵“小官巨腐”。
一是强教育预防,筑牢“思想防线”。加大反腐倡廉示范教育、警示教育和岗位廉政教育。春节期间,该县纪委联合文化局举办元霄节灯谜晚会,悬挂廉政灯迷100条;与苗家坪镇党委联合举办了第九届廉政文化节活动;开展廉政说书9场次、创作演出廉政小品3场,举办大型廉政教育晋剧《母爱》巡演活动1场。由纪委常委带头下乡宣讲十八届四中、五中和准则条例45人(次);为全县1000多名领导干部编发廉政手机报25期;组织135名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参加网络学习培训活动;新建成市级廉政警示教育基地1个,目前,共组织参观教育活动41批次,3400多名党员干部接受了警示教育。加大约谈力度,注重抓早抓小。今年6月11日,该县纪委、监察局联合检察、审计、财政等部门对全县管章子、管财务等588名重要岗位人员进行集体警示性约谈。7月上旬起,该县纪委、监察局联合检察院对18乡镇(办事处)重点工程建设项目、两个责任、村财乡管等农村党风廉政建设情况进行常规性约谈。9月1日,该县纪委、监察局对全县各机关、单位党政“一把手”进行了集体警示性约谈。
二是强监督检查,拉响“警戒防线”。紧盯春节、清明、端午等节假日期间,加大对全县党员干部脱勤缺岗、公车私用、公款消费、午间饮酒等突出问题的明察暗访力度,查处了一批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典型问题。截止目前,共查处违反工作纪律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19起。其中违反工作纪律问题11起,警示提醒3人、诫勉督导8人;大操大办婚庆事宜2起,党政纪处分2人;公款吃请问题1起,处分1人;公车私用问题5起,处分5人,其中科级干部3人,一般干部2人。全面推行综合督查督办,维护政令畅通。今年,县委在整合“两办”督查资源基础上,新成立了全县综合督查督办领导小组和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县纪委,指定1名纪委常委专门负责此项工作,核定5名事业编制。同时,县委印发了《子洲县综合督查督办工作方案》,重点开展县委县政府重大决策部署落实情况、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县直部门主要领导执行“四个不直接分管”制度、涉农领域政府专项资金使用和各项惠民政策落实情况等 “十项督查”。目前,已开展各类督查活动21次,印发督查通报10、编写简报4期、发出督查整改通知书39份,共对15个违反会议纪律的单位、11个未履行请假手续的领导干部、4个落实主体责任不力和换届工作进展迟缓的乡镇进行了全县通报批评。
三是强制度约束,织密“制度防线”。一是全面推行村级权力清单制度。4月9日,县纪委、监察局召开了涉农单位、乡镇主要负责人座谈会,会上将村级权力事项梳理为9大项23小项,并编制了村级权力清单读本1000余册,全部发放到乡镇、办事处和550个行政村。二是全面推行了《村务公开报》制度,全县各乡镇(办事处)累计发行《村务公开报》54期,公开党务、政务等事项2105项。三是推行居民监督委员会制度。全县550个村民监督委员会、11个社区居民监督委员会结合全部健全了组织机构,全年累计监督各类重大事项1138件(次)。四是全面推行了《村务公开报》制度,全县各乡镇(办事处)累计发行《村务公开报》54期。五是推行便民服务中心制度。新建政务服务中心已完成搬迁并正式投入使用,入驻部门27个,设置服务窗口66个,可办理的行政审批和行政许可事项149项,全县初步形成了“以县级政务服务中心为龙头、乡镇便民服务中心为纽带、村级便民服务室为延伸”的三级便民服务网络体系。
四是强纪律审查,亮出“惩戒防线”。 今年以来,子洲县纪委紧盯“小官巨腐”等十类重点案件,加大纪律审查力度,有效遏制了群众身边的四风和小官巨腐问题。截至目前,全县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共受理信访举报167件(次),初核165件,经初核了结41件,立案133件,结案121件,给予党纪处分119人(其中开除党籍5人、留党察看9人、撤销党内职务1人、严重警告处分26人、警告处分78人);给予政纪处分17人(其中行政记大过1人、记过2人、行政警告处分14人);共处分科级干部17人。加强与反腐败协调小组成员单位协作配合,形成反腐败工作合力。共开展各类联合执纪执法活动7次,县审计部门共向县纪委移送审计报告38份,公检法等部门共向县纪委移送问题线索24件,县纪委共向公检法等部门移送问题线索4件9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