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子洲县纪律检查委员会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廉政要闻 >> 重要信息 >> 正文
持续深化“一卡通”专项治理
时间:2023/06/19  来源: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点击: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韩亚栋 李云舒报道 不久前,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海市铁山港区南康镇龙门村村民唐某向当地纪委监委反映,其一直未收到耕地地力补贴和种蔗补贴。北海市纪委监委驻市财政局纪检监察组联合市区财政局,向龙门村村委会了解情况。原来,唐某的两项补贴均落在其前夫名下,前夫去世后未能及时办理变更手续,导致一直未收到补贴。纪检监察组督促财政部门加强协调,推动相关部门按规定整改,为实际耕种人唐某及其儿子办理补贴受益人变更手续。很快,补贴金如数发到唐某儿子卡上。


  近年来,随着惠民惠农政策力度加大,各地各部门大力推行“一卡通”管理制度,将惠民惠农补贴资金直接发到群众手中,减少拨付环节、提高发放效率。这对方便服务群众起到了积极作用,但也存在补贴项目零碎交叉、资金管理不规范、发放不及时不精准等问题。财政部、农业农村部等七部委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惠民惠农财政补贴资金“一卡通”管理的指导意见》,部署开展专项治理。各级纪委监委聚焦“一卡通”管理中的腐败和作风问题,严肃查处滥用职权、优亲厚友、吃拿卡要、以权谋私等问题,以严明纪律推动“一卡通”政策落实见效。
  

群众享受惠民政策的幸福卡明白卡,在一些地方却被“卡”在半路上

  每次都召集符合条件的村民开会,约定惠农补贴资金打入本人账户后,不能完全由本人领用,要由村内商议后重新分配资金——在村干部操作下,2010年至2021年,湖南省娄底市新化县石冲口镇化溪村,违规分配、虚报套取群众移民避险解困安置资金、移民后扶资金、村级公路项目资金达59.93万元。


  以移民后扶资金为例,2013年,县移民局下达到化溪村的移民避险解困安置指标为17个。申报前,时任村党支部书记潘家利等人,选择了17户村民申报享受补助资金。待资金到账后,收回17户的粮食直补存折,再将所有资金全部取出统筹安排,一部分打入17户村民账号,一部分用于村级账外开支等。

  2021年,一封群众举报信掀开这起持续10余年的套取案。县纪委监委办案人员介绍,移民避险解困安置资金是政府委托金融机构以“一卡通”方式,直接打入申报农户个人账户并由本人领取。惠农资金发放后,农户到底有没有领、领了多少,相关部门跟踪回访流于形式,这就让潘家利等人钻了空子。潘家利违背国家政策,违规分配惠民惠农补贴资金,受到留党察看一年处分,其他相关责任人分别受到相应处理。

  惠民惠农财政补贴“一卡通”,本是群众享受党的惠民政策的幸福卡明白卡,然而在一些地方却被“卡”在半路上。

  村组采集,乡镇审核,县级职能部门审核批准,财政部门向银行拨款,银行直接打卡到户,这是大部分“一卡通”惠民惠农资金发放的重要环节。但个别地方在采集、审核资料等环节就存在疏漏。

  因审核资料不严导致部分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发放不到位,湖南省岳阳市湘阴县南湖洲镇赛头口村村委会被通报。2019年至2020年,赛头口村村委会未据实采集、认真审核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对象信息和田亩面积,将农田承包者郭某作为补贴对象报送至南湖洲镇农技站,导致该村24户村民25.9亩耕地地力保护补贴资金1.16万元发放不到位。时任村委会主任和副主任分别受到党内警告处分,违规领取的补贴予以收缴并重新核发给相关对象。

  资金发放是容易出问题的一环。个别村组干部或乡干部利用信息不对称,或群众不知情等情况,把“一卡通”的钱取出来,私分、挪用,甚至贪污。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一卡通”管理工作点多、线长、面广,不同程度存在部分地方数据上报不及时、协调联动不畅等难点问题。湖南省纪委监委党风政风监督室有关负责同志说,在“一卡通”资金发放管理方面,有的地方存在基础信息不准确、资金发放不及时、补贴项目未应纳尽纳、利用“一卡通”搞“微腐败”等问题。
  

专项治理紧盯资金申请、审批、发放等关键环节,聚焦“人、卡、项目、资金”等关键要素

  群众不知道有这笔钱,相关部门以为资金已发放到位,却不知惠民资金已在中途被截留——这是惠民惠农财政补贴资金领域存在的典型问题之一。为此,各地开展全面自查摸底,精准发现问题。四川省聚焦与群众利益高度相关的25类财政补贴资金,坚持乡镇全面排查、市县逐一核查、省级随机抽查,对群众“一卡通”申报、审核、发放、管理等各个环节进行全链条清理,既摸清每户群众“一卡通”办了多少、卡在哪里、谁在保管,又搞清楚每户群众补贴项目有哪些、资金是多少。湖南省各市州纪委监委督促财政部门组织梳理“一卡通”补贴项目,按照“谁主管谁负责”“谁拨付谁监管”原则,全面摸清“一卡通”资金底数。省纪委监委相关派驻纪检监察组督促驻在部门全面开展自查,按业务条块梳理“一卡通”资金。

   云南省陆良县纪委监委聚焦惠民富民政策措施落实情况,组织纪检监察干部深入基层一线访民情、听民意,着力收集政策落实不到位、侵害群众利益等问题线索。图为近日,该县芳华镇纪委干部走访葡萄种植户,了解补贴资金“一卡通”发放管理等情况。王勇 摄


  “一卡通”问题主要涉及“人、卡、项目、资金”四大要素,其中资金分配、拨付、使用、管理等方面问题易发多发。各级纪委监委联合财政等部门,紧盯惠民惠农资金申请、审批、发放等关键环节,聚焦“人、卡、项目、资金”等关键要素,开展“一卡通”突出问题专项治理。专项治理重点关注是否存在群众该享受未享受或违规享受补助资金等问题,以及是否存在有人贪污侵占、截留挪用、虚报冒领、套取骗取、私存私分、克扣索要等违纪违法问题,推动惠民惠农资金发放和监督管理体系进一步完善。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纪委监委聚焦关键环节,开展靶向施治,围绕补贴对象,核查“人在哪里”,坚决整治虚报冒领等问题;围绕补贴种类,核查“补贴有哪些”,整治变形走样等问题;围绕补贴资金,核查“钱有多少”,整治克扣截留等问题;围绕谁在用卡,核查“卡在哪里”,整治代管扣卡等问题。

  既努力解决资金发放这个“末端”问题,又着力解决审核审批这个“前端”问题。湖南依托“互联网+监督”平台,推动省财政厅开发建设“一卡通”阳光审批系统,实现对“一卡通”项目资金申报、审批、发放、监督的线上闭环管理,确保资金管得住、用得好。针对部门数据壁垒产生的死亡人员吃空补、财政供养人员享受困难补助等问题,四川引入大数据审核监督平台,综合群众身份户口、住房车辆、贫困伤残救助等信息,贯穿财政补贴资金申请、审批、发放、公示全过程,通过比对分析各类数据,进行精准识别、精准审核、精确处置,实现监督关口前移。
  

一张卡片领、一个口子发、一个平台管

  过去,“一卡通”管理部门多、发放渠道多,“一户多卡、一人多卡”情况普遍,甚至连监管部门也难以说清到底有多少卡、多少钱,个别基层干部趁机私自代持、随意调用,甚至“套卡”截留挪用、“借卡”虚报冒领、“扣卡”吃拿卡要。《指导意见》要求各省份“充分依托已有设施,尽快搭建集中统一的补贴资金发放和管理平台”,提出“到2023年,所有直接兑付到人到户的惠民惠农财政补贴资金原则上均实现通过‘一卡通’方式发放”,“实现‘一张清单管制度’、‘一个平台管发放’”。


  2021年11月1日,四川21个市(州)纪委监委、财政局主要负责人和23个省直部门分管负责人共同观看了“一卡通”监管平台现场演示,覆盖省市县三级的惠民惠农财政补贴资金“一卡通”监管平台全面建成并投入运行。自此,惠民惠农财政补贴资金由县级财政部门直接发放到群众社会保障卡,实现一张卡片领、一个口子发、一个平台管,改变了过去县上发、乡镇发、部门发、财政发、多卡发的状况,压缩了“一卡通”中的腐败空间。

  2022年5月,广西惠民惠农财政补贴资金“一卡通”管理系统试点上线运行,推动惠民惠农财政补贴资金直接发放到人,实现一个系统发放,所有直接兑付到人到户的惠民惠农财政补贴资金均通过同一个系统发放;一张卡片到位,采集基础信息后,通过系统嵌入数据比对,筛选出“一人多卡”人员并完成清理整合银行卡,补贴对象全部实现“一人(户)一卡”领取补贴;一套流程规范,督促配套相关制度机制,全区补贴项目全部采用同一套信息化系统操作,统一规范网上申请、审批、发放、公示等各个流程,推动补贴发放由人工登记向信息处理转变,提升工作效率和发放精准度;一个平台监管,将所有补贴项目资金纳入一个平台发放,县级部门委托金融机构直发到户、直发到卡,实现一个口子发,一个平台管,并通过平台及时公开信息,接受群众监督,压缩“微腐败”空间。

  各级纪检监察机关督促主责部门强化监督系统治理。针对信息公开力度不够、资金分配发放情况不透明、群众难以监督等问题,广西壮族自治区崇左市天等县纪委监委探索在乡级政务服务中心、监督服务站、村级监察工作联络站和部分村委设立“一库通”智慧监管平台查询机,方便群众及时查询惠民资金分配发放情况。

上一篇:严查“人情往来”背后腐败

下一篇:李希在云南调研时强调 持续抓好主题教育和教育整顿 把对“两个确立”“两个维护”的深刻领悟转化为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实际成效

中共子洲县纪律检查委员会    子洲县监察委员会    版权所有

备案号:陕ICP备150034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