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子洲县纪律检查委员会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廉政要闻 >> 省内要闻 >> 正文
抓铁踏石意纵横
时间:2016/12/06  来源:   作者:李泓江   点击:

4年前的12月4日,中央政治局审议通过《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简称“八项规定”),对改进调查研究、精简会议活动、厉行勤俭节约等八个方面做出详细规定,吹响加强作风建设的集结号。

随后不久,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上讲话强调,作风是否确实好转,要以人民满意为标准。要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抓下去……

4年来,我们切身感受到党风政风民风的巨大变化,也深刻认识到“八项规定”精神的贯彻落实给我们搞好其他工作以有益启示——

认准症结出实招

我市干部中曾经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两个领导干部开会相遇,一个埋怨另外一个不够意思,没想到另外一个马上理直气壮地说:“我怎对你不够意思了?你哪一次请我吃饭我没来?”

小故事反映出党员干部作风的大问题。“八项规定”实施前,党员干部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奢靡之风等“四风”问题盛行。以公款吃喝为例:今天你请我,明天我请他,以“吃”为荣,以不吃、吃不上为“耻”,下班回家吃饭的人反被笑话“无能”。酒后饭后吵嘴、打架、斗殴的事时有发生,家庭矛盾乃至经济犯罪案件也因此增多。还有风景旅游区开会,滥发纪念品,乱建楼堂馆所……用“乱象丛生”形容当时的情形,一点都不为过。人们习以为常、见怪不怪,或者敢怒不敢言,或者敬而远之——党群干群关系如隔着一堵厚厚的墙。

以问题为导向,找准症结,全面发力。2012年12月31日,市委根据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及时制定《关于改进领导干部工作作风的规定》,从改进调查研究、精简会议活动和文件简报、规范公务接待和考察活动、改进新闻报道、厉行勤俭节约等十个方面做出具体规定。各县区、部门也结合实际,出台一系列改进作风和纠正“四风”的制度规定。四年来,全市查处违反“八项规定”精神问题1002起,公开通报曝光典型问题784起,党政纪处分839人,查处问题之多、查处力度之大居全省前列。

树立问题导向,坚持用系统思维和制度理念构建纠正不正之风长效机制。针对作风顽疾,开展了集中清理“吃空饷”整治,采取审名册、核编制、查工资、看实情、访群众等方式,清理“吃空饷”人员33人,“吃空饷”累计金额76万多元,退回违规领取资金近14万元;开展全面清理规范领导干部社团兼职专项整治,清理社团兼职领导干部390名,其中在职领导干部119名,离退休领导干部271名;全面清退会员卡、清理整顿私人会所,把严肃整治“会所中的歪风”作为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的有效突破口,全市116342名党员干部向所在单位党组织作出了不持有私人会所会员卡和不进入私人会所承诺。

取得这些成绩的背后,充分彰显了市委以猛药去疴的决心狠抓作风建设,也充分体现了广大党员干部期望改变不良作风的思想自觉。

市纪委从工作用餐、会议规模、公车管理、办公用房等方面提出具体要求,从严管理因公出国(境),严要求、重把关、细审查,四年来,全市共有因公出国(境)121人次。针对“车轮上的腐败”问题,切实增强群众“获得感”,加快涉改取消车辆处置工作,对已调拨或拟调拨、报废、保留的一线执法执勤用车及机要通信、应急、特种车出台管理办法,全市公车改革后共需处置车辆2098辆,目前已处置2005辆,处置率为95%。从严管理办公用房,对市级行政事业单位房地产产权进行集中管理。四年来,共腾退、分隔办公室7152间、137962㎡,清理违规占用公有住房116户、250间,整合利用腾退的11375平方米办公用房调剂给39个在外租房办公或办公用房紧缺的单位使用,节约财政资金2000万元。

一串串数字背后,凸显出我市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形成了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全覆盖格局,让广大群众实实在在感受到全面从严治党带来的一股清风。

严格执行没例外

“要用‘铁八条’扫‘四风’,以零容忍反腐败,为榆林创造风清气正的发展环境。”市委书记胡志强在贯彻落实“八项规定”精神的会议上强调,要高标准严要求,不留余地、没有例外地抓好执行。

作风好不好,关键看领导。2014年3月初,市委常委会在米脂县高西沟村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以胡志强为班长的市委常委们住农家屋、吃农家饭,听民意、察民情,以“高西沟精神”为动力寻求破解工作难题的有效方法。常委会全体成员还就落实“八项规定”精神和反对“四风”,向全市人民做出十项公开承诺。

在市委常委班子带领下,《关于改进领导干部工作作风的规定》迅速得到贯彻落实,并且日益深入人心。会场不张贴悬挂标语横幅、开短会讲短话、严格控制出访随行人员、减少交通管制、压缩领导活动新闻报道的次数和字数等要求规定,变为党政干部的自觉行动。

不认权力大小,不问部门高低,不论金钱多少,也不管八小时之内还是之外,市纪检监察部门铁面问责、执纪从严,发现问题严惩不贷,制度面前一视同仁。市纪委针对操办婚丧喜庆事宜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提请市委及时出台了《关于规范党员和国家工作人员办理婚丧喜庆事宜的暂行办法》,将过去只针对党和国家工作人员的规定升级到全体党员和国家工作人员,体现了全面从严治党的要求,这项制度被中央纪检监察网站报道推广。该办法限定人数不超过200人、礼金一般不超过300元,办理婚丧喜庆事宜严格执行“八不准”等要求,在广大干部群众中引起强烈共鸣,无不称赞。四年来,319名县处级领导干部在办理婚丧喜庆事宜时向市纪委履行了申报手续。

持之以恒求实效

“八项规定”实施之初,许多人议论纷纷:有人认为“八项规定”是一阵风,刮一会儿就过去了;有人认为这是只抓小事不抓大事,“连屁大点事都要管”;还有人说“八项规定”过头过分了,严重影响了经济发展……4年来的实践证明,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只有“开头”没有“过头”,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自市委《关于改进领导干部工作作风的规定》之后,我市先后制定《关于狠刹党员干部违规操办和参加“升学宴”“谢师宴”歪风的规定》《关于严禁党员干部和国家公职人员参与赌博活动的规定》等一系列制度规定,全面持续规范党员干部行为,落实“八项规定”精神制度的笼子越扎越紧。

市纪委监察等部门变在家等线索为主动出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通过新闻媒体“点名道姓曝光”形成强大舆论威慑力量;坚持抓元旦春节、五一端午、中秋国庆等重要时间节点,节前谋划部署,节中强化督查,节后严肃处理,重点惩治“节日病”和“节日腐败”。四年来,共派出监督检查组1568个,发现问题线索5216个,处理358人,纠正整改问题2516个,完善制度措施1864条。

“八项规定”精神改变了党员干部的作风,也净化了社会风气。特别是这些规定“倒逼”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巨大变化,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的“规矩意识”都明显增强。《关于改进领导干部工作作风的规定》成为我市涉及人员最广、针对问题最具体、执行难度最大、社会效果最好的制度规定之一。

“什么问题突出,什么问题群众反映强烈,就下大气力解决什么问题”,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张凯盈强调。

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舌尖上的腐败”问题,市纪委开展公务接待违规问题专项整治,重点整治十八大以来在公务接待中存在以节假日值班补助、加班误餐补贴、集体活动聚餐等名义变相公款吃喝问题等八类问题,明了“底线”、划了“红线”。工作开展以来,全市2402个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开展了自查自纠,纪律处分68人,组织处理3人,诫勉谈话308人,工作约谈898人,收缴资金26万余元。

有的党员领导干部在工作中存在动力不足不想为、能力不足不善为、担当不足不敢为的问题,市委集中开展“新官不理旧账”专项整治,按照一个问题“一个联系市级领导、一个责任单位、一个责任领导、一个工作台帐”的“四个一”工作机制,排查梳理出问题139个,组成3个督查组进行专项督查,43个问题得到彻底解决,96个问题得到不同程度推进。

我们也应看到,由于个别党员干部认识不到位、理解有偏差、执行不得力,导致有的单位落实“八项规定”精神积极性不高,该发放的奖金不敢发放,职工正常福利被取消,等等问题要在以后工作中逐步加以解决。

“八项规定”精神似凌厉秋风,摧枯拉朽势不可挡;又如绵绵春雨,轻盈曼妙润物无声……(本报记者 呼东荣 马龙)

上一篇:强化内部管控,把监督执纪的权力关进制度笼子: 市纪委“严”字当头 谨防“灯下黑”

下一篇:杨明彪:搞好党风廉政建设宣传教育工作 既要善于创新更要注重实效

中共子洲县纪律检查委员会    子洲县监察委员会    版权所有

备案号:陕ICP备15003445